11月30日,有网友在河北新闻网《阳光理政》平台投诉称,他的孩子就读于邯郸市魏县第二中学,11月7日,晚自习放学后其孩子在学校门口被30到40人左右拉到学校墙外西侧树林毒打,而后报警录口供、住院救治。对此,校方没有做出任何解释,推脱让找警方。而警方抓获主犯后没多久就放了,现在也没有任何进展。此外,投诉对警方的多个说法提出质疑,一是涉事人员数量及身份。“警方称我孩子口供为有七八名学生打他,我在现场时我儿子说是有二十人左右动手打他,包括校内和校外人员,主犯是校外青少年。”二是打人者父母是否与被打学生家长私下调解。“警方称主犯父母跟我调解过此事,而我从未收到过主犯父母的任何信息。”该投诉引发包括新浪微博、知乎专栏、生活圈、今日头条在内的多个自媒体平台转载。12月2日,魏县公安局在《阳光理政》平台就此事接警情况、办案过程、处理进展等进行了回复。
分析师点评:
近来,“多对一”殴打同龄未成年人,恃强凌弱、倚众欺寡的霸凌事件屡屡进入公众视野,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家长群体焦虑及舆论质疑声浪。回观该舆情最早发布于问政平台,涉及“二十人群殴”“毒打”等画面感强的爆料,易于诱发“压抑感”共情体验以及“关怀弱小”的同情心理,加之投诉指出“校方没有任何解释”以及警方还原案件时与当事人存在分歧等情况,容易使公众对涉事学校及相关部门产生负面印象。此外,该事件因投诉内容敏感、事后处置不被当事人认可引发舆论关注,后经多家自媒体平台转载,造成了舆情外溢。从应对处置来看,相关部门于12月2日作出回复,详细地阐释厘清了留言中质疑的问题,并且说明了将主犯交由学校管理的法律依据,有效回应了网民关切。但从11月8日抓获主犯到12月2日回应称其监护人表示积极配合,中间存在长时间的“空档期”,易于使舆论质疑办案效率及处置水平。鉴于此,建议相关部门严肃跟进事件处置进展,依法惩治教育涉案人员,给予当事人及公众一个公正的交代。与此同时,总结经验教训,汲取类似案件的处置经验,不断提升处置能力和水平。此外,针对近期校园暴力舆情频发,建议学校及教育部门从日常用力、抓细抓小,进一步防范和遏制中小学生欺凌事件发生,塑造各方齐抓共管,共同维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良好舆论氛围。
原文链接:http://yuqing.hebnews.cn/2021-12/02/content_8680975.htm
编辑:D00H6